發霉
漆膜表面滋生的黑色霉菌。產生原因:環境潮濕、無陽光直射,被工業氣體污染的環境。排除方法:改善環境條件。解決方法:把漆膜完全清除,消毒后重新施工。
查看詳情漆膜表面滋生的黑色霉菌。產生原因:環境潮濕、無陽光直射,被工業氣體污染的環境。排除方法:改善環境條件。解決方法:把漆膜完全清除,消毒后重新施工。
查看詳情由于濕膜上沾附了異物粒子,這些異物粒子在濕膜上展布,把四周的涂料排斥而形成凹坑狀,能明顯看到凹穴中央有異物粒子存在,像魚眼,故稱為“麻點”,一般不顯露底材。產生原因:1、施工環境被污染,涂料顏料有不溶現象。2、涂層過薄。3、底漆無干燥或無打磨。4、底材有油、脫模劑、硅類物質。排除方法:1、改善施工環境,用細濾布過濾油漆。2、增加漆膜厚度,使漆液流平。3、底漆干燥后或打磨后再涂裝上層漆。4、保證底材潔凈,無污物。解決方法:病變嚴重的濕膜清除,不嚴重的干后打磨,重新施工。
查看詳情這是由于漆膜附著力或層間結合力很差,造成局部、甚至是全部剝落的現象。產生原因:1、涂裝前處理不當,表面殘留油、水或脫模劑。2、底材表面太光滑。3、底涂層放置太久,重涂間隔周期長,或涂層烘烤過度影響吱聲附著力和面層結合力。4、舊涂膜表面未經打磨或打磨不徹底即上涂。5、底面漆不配套,造成層間結合力差。6、未涂底漆,直接在底材上刮涂膩子。7、底漆含有硅油類助劑,影響重涂涂膜的浸濕結合力。8、底漆與底材不適應。排除方法:1、采用適宜的涂裝前表面處理,強化脫脂效果。2、對難以涂裝的表面適當進行打磨粗化處理。3、完善施工規范,把握好涂裝工藝的順序及涂裝間隔周期,掌握好烘烤工藝條件。4、舊漆膜重涂時,必須充
查看詳情干燥中的涂膜附近的空氣冷凍到了露點,致使水分凝結在漆膜上面干燥后而發白的現象。產生原因:1、溶劑中含有水份。2、被涂底材表面潮濕。3、噴涂設備中凝聚的水封沒有徹底清除干凈。4、溫度高,濕度大。5、涂裝后遇霧、露、霜天氣。排除方法:1、選用廠家配套的稀釋劑。2、被涂底材應保持干燥。3、把噴涂設備中凝聚的水分清除干凈。4、避免在溫度高、濕度大或陰雨、霧天施工。5、盡量避免室外存放或注意當地天氣預報。解決方法:對漆膜已出現發白現象,可緩慢加熱被涂物,或噴涂一層薄薄的防潮劑化白水,對于嚴重發白,而無法挽回的漆膜,可用細砂紙輕輕打磨,在好的天氣時重新涂裝。
查看詳情底層漆上涂面漆后,底層漆的顏色由于面漆溶劑的作用滲透于表面,這種現象叫做“滲色”。產生原因:1、底層未干即涂面層涂料。2、底層涂料中有機顏料,耐溶性差,未封閉處理。3、底、面漆不配套。4、噴涂紅色底漆時,噴槍沒有刷凈或使用帶紅顏色的稀釋劑。排除方法:1、底層充分干燥后再涂面漆。2、最好選用無極顏料,或先進行封閉處理,再涂漆表面層。3、選擇配套的額面漆。4、把噴槍刷凈再施工或配兌干凈的稀釋劑。解決方法:封閉處理,再涂面漆
查看詳情當涂裝施工第一道面漆于底涂層表面時,會發現使底層涂膜過分變軟,溶脹以至起皺脫離底材表面的現象。產生原因:1、面漆層過厚,溶脹下層底面漆。2、底層未干就涂面層涂料。3、底層與面層不配套,面層溶解里強。4、底層膩子未干,即上涂底漆,再上涂面漆時,底漆被溶起。排除方法:1、不易過厚,一次涂層不超過30um。2、可采用“濕碰濕”涂裝方法。3、底層與面層涂料注意配套使用。4、在底層膩子完全硬干后再上涂底漆。解決方法:把漆膜完全剝掉,重新施工。
查看詳情